《綁架影帝黃晸珉 HOSTAGE:Missing Celebrity》(2021)改編自丁晟的編導、劉德華主演《解救吾先生》(2015)。與中國版差異在於,黃晸珉是以本名出演。所以這部電影的賣點昭然若揭,即在於召喚認識黃晸珉的影迷入場。
.
在預期上,觀眾或許會想像電影會有實境秀感。也許會想像能看見更多黃晸珉本人的私生活面向,窺視更多他真實的想法與性格(固然真實性也無法驗證)。過去黃晸珉在韓國電影當中演出不少硬漢角色,如果一部關於他本人真實形象的電影,卻還是一貫的「角色塑造」,自然無法讓觀眾信服,因為趣味應該在於「反差」。
.
舉個例子,好比黃晸珉在大銀幕上如何英勇,但現實生活卻連蟑螂都不敢殺,諸如此類的反差。無論這是不是事實,都能透過類似的差異來創造出層次。否則,如果黃晸珉在私下在戲上是同樣的人,我們何不看他扮演別人算了?
.
丁晟拍《解救吾先生》時,像是借了劉德華的「形」,他演自己就好,表現機會其實都給了王千源飾演的綁匪頭目。但在《綁架影帝黃晸珉》裡頭,反派固然搶眼,但眾星拱月的意圖更明顯,這終究是一部英雄化黃晸珉這個演員的作品。原本可以玩出的一些後設趣味,因為角色血肉的單一刻畫,使得作品更像是在幫黃晸珉這個人物做廣告。
.
當然,維護明星形象無可厚非,只是如果我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,無法聲稱(雖然很可能是一種妄想)自己對黃晸珉這個演員本人有了新的認識,那有什麼意思?可以料想在起初的企劃與編劇的開始,創作者就有了錯誤的預想,畢竟每個演員都願意演出有缺陷的角色,但又有多少演員會願意讓自己的銀幕形象破滅?即便願意,經紀公司也不可能放行。
.
當電影以「影帝黃晸珉」作為一個賣點,似乎已經暗示了電影的呈現只能趨於保守。不過如果觀者完全不認識黃晸珉,或者願意將黃晸珉單純視為一個虛構的「角色」,或許對電影又會有截然不同的認知。作為一個明星被綁票的故事,本片呈現堪稱恰如其分,在節奏掌握、運鏡與動作場面的搭配,都表徵了韓國電影工業的最高標準。
.
就是這個自己飾演自己的「噱頭」,實在不存在必要,如果不是演自己,或許黃晸珉能夠演得更「開」一點?
.
.
(圖為《綁架影帝黃晸珉》劇照。)
#綁架影帝黃晸珉